第824章(2 / 3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  老少爷们天不亮就开始在家属区门口等了,许多人都准备了鞭炮。
  去年,他们只有少部分拿到了九厂的年货。
  今年,他们全部都有。
  因为他们的工程队此时正在仙人掌国加班呢。
  “袋鼠肉xx箱,羊肉xx箱……”
  有人核对,无数人在从车上往下搬。
  然后是,帝都的九厂各婆婆的办公大院。
  当然也少不了,夏视的家属院。
  夏视穷了好多年了,年年等着上面给发米过日子,头一次这么样发年货,自然是人人开心。
  有人来请示邹万龙:“台长,今天帝都的交通变的很差,到处都是九厂送年货的车队,大车小车的,汽车队还好些,竟然有厂子组织了三百辆三轮车跑去自己拉年货,咱们报道的方向应该是什么?”
  邹万龙走到窗口,看着正门处热闹的搬年货的场面,过了一小会才说道:“当年,我还小,我父亲流血,你说他要是还活着,看到这一幕会不会高兴,他们为什么,不就是为了让我们有好日子。”
  “是!”
  邹万龙又说道:“听说,羊城奔小康以及上下游厂所有职工去年的平均年收入三千零六元?羊城奔小康厂的平均职工工资已经超过四千二百元?”
  “我们调查了,这个有水份,有些新入厂的,还有学徒工的工资没有算在统计之内。”
  “迂腐。”邹万龙指责了一句:“今晚,一起报道出来吧。”
  “明白。”
  邹万龙看着窗外,楼下有人在放鞭炮了。
  邹万龙知道,今年全夏国城镇职工的平均工资是一千二百七十一元。
  羊城奔小康上下游工厂的平均工资超过三千。
  最早的奔小康厂,京兆的厂子上下游的平均工资也超过两千四百元。
  这是一个好的信号,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,这就是正面的、积极的。
  白昊开始搞奔小康之后,羊城是第一个作出反应的,也是最积极的,更是拼尽全力投入的,有这样的成绩不意外。
  而京兆,受限于各种因素,从原料再到运输等等,确实比不过羊城。
  好事。
  这样的新闻应该多报道。
  腊月二十八,晚上夏国七点新闻时间。
  九厂发年货这新闻可以一笔带过,但许多城市职工工资的提高,生活水准的提高,这是一定要好好报道一下的。
  七点新闻之后,还特别增加了一个二十分钟的特别报道。
  专门来报道这一年来,整个夏国职工水平提高的新闻。
  此时,就在岭南西省,与岭南东省相邻的,江边的一个城市,绿城。 ↑返回顶部↑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