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61章(2 / 2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  霍五直接统帅的兵卒,之前是一万,拨了三千归水进,只有七千,比邓健还少。
  其中不少新兵,这次出征乌江更是只带了三千人。
  之前他以为霍五是削减他的势力,才收了他两千人马,以后也会限定他麾下兵卒人数。
  可有邓健、杜老八、唐光等人例子在前,他晓得自己想多了。
  同亳州孙元帅与柳元帅死把着军权相比,五爷的行事果然不同凡俗。
  想必那计划送往滨江营操练的和州兵,也是另有用途。
  果不其然,霍五对诸人道:“和州兵性子太绵,打仗不放心,守城估计也难……看看能不能操练出来,实在不行以后只能充作辅兵,无战事时修路通渠、改善民生,战事时临时充作各部,运送粮草后勤……”
  和州四县,只乌江县与和州城打了两次,地方才出降。
  含山县与江浦县,都是望风而降。
  滁州军在两县安排的内应,压根就没用上。
  和州军战力之弱,可见一斑。
  众人都没有异议。
  霍五又道:“三县县尉,你们举贤不避亲,可从麾下选人出来担任……只是立下一个规矩,谁举荐,谁担责……日后若是有欺压百姓、背叛滁州军之举,我只寻各位说话……”
  “这是应该的,五爷信任咱们,才让咱们举荐人手,可不得咱们作保!”唐光痛快附和道。
  早年青蛇寨的老伙计,有上了年岁不爱动的,正好可安置在含山养老。
  五爷此举,亦是体恤大家。
  杜老八抓了抓后脑勺:“我那边都差不多啊,总不能留林小子在那头……”说到这里,望向林师爷:“林先生得帮老八参详参详,看回头留哪个……”
  他是不爱动脑子的,遇事询问林先生或霍五,这是早年的老习惯。
  冯和尚看在眼中,心中惊诧。
  这林先生接连“背主”,却依旧受到重用,座位还在杜老八、唐光两位领兵大将位次前。
  更难的是的,这杜八爷论起来也是他的“旧主”,两人却依旧是毫无嫌隙模样。
  林师爷的独孙,跟在杜老八身边,是杜老八的义子。
  杜老八没有娶亲生子,这义子就是最亲近的晚辈。
  日后若无意外,杜老八麾下人马,就是这位义子接班。
  林先生的底气,就是这个么?
  林师爷笑道:“八爷手下几个千户,八爷可问问有没有主动留守的。”
  杜老八手下的几个千户,就是当初背叛马老六跟着他走的那几个把头。
  那些都是马寨主早年的小兄弟,年岁也都不轻,不乏有想要太平养老之人。
  杜老八点头道:“好,那我就问问他们,让他们自己拿主意!”
  竟是对林师爷言听计从模样。 ↑返回顶部↑

章节目录